“我与省总干校”征文⑪丨改写一位普通车工命运的灵魂导师
  发布时间: 2021/6/25作者:      sxghgx.sxgrw.com  2021/6/25 
    

                   改写一位普通车工命运的灵魂导师

                     经纬智能公司 裴宝林

  在我的一生中,有三位恩师永生难忘。勤劳善良的母亲教会我坦坦荡荡做人、勤勤恳恳作业,号称经纬建厂初期“三许”之一的许逵师傅教导我习得车工技艺、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而一位与我身份悬殊、工作没有任何交集的工会工作者却真正改写了我人生的轨迹,这位亦师亦友、启迪我灵魂的恩师就是原山西省机冶建工会主席、现省总干校党委副书记、第一副校长——赵学军同志。

 

  “想要别人瞧得起,自己首先要瞧得起自己”

  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但后天是绝对可以培养起来的。在20多年的一线生产工作中,我养成了默默无闻干活、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本分”习惯。但是2014年的一个夏天,我由于参加行业车工技术比武夺得冠军被安排在一个上百名班组长参加的讲座上进行代表发言,从此开启了我“不本分”的职业生涯。还记得那是时任山西省机冶建工会主席的赵学军同志第一次来我们公司进行“小细胞 大改善”主题讲座,当被问及作为一班之长的我是如何带领组员进行自主改善及取得哪些成果时,我穷尽脑汁说了四五分钟关于自己及班组进行大大小小五六项改善的原委,却道不出怎样改出成效,更叫人出其不意的是当晚我还以“陪客”身份与赵校长共进晚餐,谈改善、聊管理。内心胆怯的我总以为自己是一个普通工人,出席那种场合会很尴尬,没想到赵校长却亲切喊我“宝林,过我这儿来坐”,并在整个席间与我和到场的领导、工作人员亲切地交流对话。这可以说是我当工人这么多年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被人尊重的滋味。

  后来,我被推选加入山西省机冶建工会,走上讲台,与各行业工匠分享心得体会,向有关企业讲解方法技巧。刚开始,周围有人说我不务正业,整天到处乱跑,可是只有我懂得其中的收获。记得第一次登台是去长治一个军工企业讲课,所讲内容是关于企业如何做创新。可以说内容很充实,从普通人对创新的认识到如何从当下做起,从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到不创新的后果……但是整个讲课过程很不顺利,先是电脑打不开,然后是预定40分钟的课我足足超了40分钟。可即便如此,作为领队的赵校长却看到我进步的一面,“宝林,你讲的内容很切合实际,非常适合企业抓改善……”,就是在他这样一次次的鼓励与褒奖中,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变得自信而不自负,优秀而不优越。我永远不会忘记他的谆谆教导,“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想要别人瞧得起,自己首先要瞧得起自己“!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扬起自信的风帆,在省总工会的帮助和公司工会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公司创办了第一个由我名字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借助平台的力量, 6年来我扎实开展导师带徒、作业培训、项目负责制,实现创新成果100余项,培养选树各类技术人才23名,工作室被评为山西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全国示范性创新工作室,我多次享受山西省政府、国务院特殊津贴。

 

  人外有人,取长补短,行稳致远

  伴随创新工作室的成长、出彩,周围人对我的夸奖如潮涌风起,但是我很清楚自己的定位。2016年,随着赵校长工作岗位的调整,我也从机冶建工会会员转变为省总工会兼职讲师。赵校长把全省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工匠大师建了个微信群,组织大家定期在群内交流成绩、想法,并每年底组织大家进行座谈联谊,让我们在熟悉中增进友谊,在相处中取长补短。

  忘不了第一次参加工匠心得交流的情形,全省各行各业的拔尖技术工人围坐在一起畅聊自己创新的思路,当场就有人要对刚刚结束发言的同志进行PK说:“我不服气,我要挑战你……”,我顿时就被那种充满竞争的氛围震撼了,也由此萌生了加速前行的动力,这种动力激励我向优秀看齐,鞭策我勇争第一。

  独木不成林。在我的建议下,公司相继成立了10个职工创新工作室,大家你追我赶,掀起一波又一波创新的热潮。而我,始终坚持“创新来自现场,现场决定市场”的准则,不断掌控现场、优化现场、改善现场。迄今为止,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完成创新成果300余项,其中有11项获得省市、行业嘉奖,其中“自制锭脚结合件内腔清洗机,降低职工劳动强度”项目获晋中市一等奖、山西省“五小”竞赛二等奖,并荣记个人一等功。

 

  技术报国,我将无我,不负重托

  “花开满园,技术报国”是赵校长的愿望,更是我的追求。作为工匠精神的传播者,教学相长的受益者,在无数次的分享、交流中我的视野不断开阔,我的格局逐渐放大。

  2020年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在有段时间口罩一枚难求的情况下,我们公司勇担央企使命,承接了全自动N95口罩机的研制加工任务。面对从未涉足的跨界制造重任,我带领团队成员主动承担起37种塑料和橡胶等非金属材质零件的加工制造任务。我们克服设备不适、刀具紧缺、进度质量要求高等实际困难,自制手工刀具分类攻关,连续一个多月每天工作十二甚至十四五个小时以上,最终确保了口罩机12天完成零件加工采购、5天完成小组装、12天完成全装调试通过样机鉴定、1个月具备批量生产能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央企力量。而我将自己所有的酬劳分毫未留全部分给了团队里那些与我并肩战斗,不分昼夜,为口罩机出力献策的队员们。为了我们肩上共同的那份使命,我将无我、不负重托!我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唤起每一位身边同志爱国强企、技术报国的实际行动。

  感谢老赵,是你,将我从一名普通的车工领上创新创效、技术报国的轨道!感谢像老赵一样用情用心执着于工会事业的同志们!技术工人,有你们,真好!在衷心祝贺省总干校70岁生日之际,祝你们身体安康,与干校同进步、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