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省总干校”征文⑦丨回忆干校首届劳模大专班
  发布时间: 2021/5/21作者:      sxghgx.sxgrw.com  2021/5/21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新设备、新科技召唤新人才、新管理。为贯彻国家六部委关于对企业干部进行全员培训、持证上岗的要求,根据省总工会的安排,我校先后进行了岗位培训和高等学历教育。为满足全省先进个人和劳动模范对新知识的渴望和需求,经上级批准,招收劳模大专班学员,并于1992 年 3月至5 月,对所招收的 50 余名学员进行了文化补习,然后参加成人高等教育统考,共录取 40 名,组成了劳模大专班,编制为9211班。该班于 1994 年11月 25 日毕业,为我省企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劳模补习班的班主任由樊淑爱担任,并担任了劳模大专班的《逻辑学》和《心理学》的课程。劳模大专班班主任先后由黄文新、杨记明担任,并分别担任了该班《马克思主义原理》和《行政管理学》的教学。在近两年半的时间里,我们与这些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朝夕相处,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深厚友谊。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艰苦朴素、积极向上等可贵品质。

  劳模大专班的开办,给我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校党委和校领导对该班十分重视,经常深入班级亲自指导。所选出的班长王亚玉和党支部书记范进忠认真负责,带领全班努力学习,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坚持读报制度和组织生活制度,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9211班毕业到现在已有 29 年了,过去的事情大多已模糊不清。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学习方面。这个班的同学读中小学时,正遇"文革",没学多少东西,文化基础薄弱,学起来吃力。为此,他们开展了各种促进学习的活动。全班成立了五个学习小组。选派学习较好的金明、郭原生、王绍杰、赵轶、王雅贤等同学担任组长,由他们收缴和检查作业,发现"困难户"及时帮助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反映给任课老师,由老师深入讲解。各组又把学习较好的和比较吃力的同学结成对子,开展"一帮一"活动。记得晋中有一对夫妻劳模,自然结成“一帮一,一对红”互帮互学,最后均取得了好成绩。二是在生活方面。他们热爱集体,人人动手,营造了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和谐大家庭。在洗衣房女生抢着帮助男生洗衣服,赵轶等男同学就花了十块钱买了一台破旧洗衣机,修理一下能转了,解决了全班的洗衣问题。那时的赛马场地区远没有现在这么繁华,交通也不便利。他们又买了一辆破自行车,配上零件和辐条,上市里买东西就方便了。

  劳模班里能工巧匠不少,特别是赵轶同学,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雷锋积极分子,不仅帮助班里同学解决了不少困难,而且还帮助附近一位下岗青年组装了一台吸塑机,制作食品盒,产品很受食品厂的欢迎,从而解决了一个就业问题。
9211班的同学毕业后回到各自单位,不断有好消息传来。有的成为技术骨干,有的走上领导岗位,也有的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下了海,发展的都不错。也有一些不幸的消息:赵轶同志在任工段长后遇车祸抢救无效离开人世,郭原生同志也在十年前因病逝世。对于他们的英年早逝,我们悲痛万分。倘若他们还健在,说不定再来学校参加去年举办的全省工匠大师提升班这种更高层次的培训。

  白驹过隙,那些曾经活跃在赛马场校园里的莘莘学子,现在大部分已经和将要到了退休年龄,但经常浮现在我们眼前的,仍然是当年那一张张朝气蓬勃的亲切面孔。

                             2021年3月
                         黄文新 樊淑爱 杨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