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
——2020年三十“回家省亲”有感
春节放假,忙碌了一年,总算有了闲暇的时间。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回“家”看看。一定会有人问,为何“家”字上面要打引号,是在特指什么吗?是的。那里有关爱如父兄的赵校长,有亦师亦友的工匠大师,有亲如兄弟姊妹的干校老师。那里充满欢声笑语,充满正念能量,充满亲情关爱,是帮助、激励我成长进步的第二个家——省总干校。
电话打过去,赵校长正在学校值班。知道我要过去,电话那边也满是欢喜的声音,就如同得知在外的游子要归家时家人企盼的那种欢喜。
校园变化的速度还是那么快。每次来都不一样,每次来都有新变化。校容校貌更加的整洁漂亮,更多优秀的年轻老师成为了学校工运事业的担当……话题很快就热络起来,从干校的变化一路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我现在从事的工作。我现在在企业里做“精益管理”推进,从管理角度讲,都是在解决关于人的“精益思想”的变革问题。“精益思想”的来源是日本丰田生产模式。我滔滔不绝将TPS能给企业带来的提质降本增效的好处介绍给他。这方面赵校长研究的似乎不多。他认真听完,只问了一个问题:“这件事情能给资方带来很多好处,他对于工人有什么好处?”没曾想,赵校长一句话就抓住了这件事物的核心本质。TPS在日本能够大行其道,是因为丰田把管理变成了员工愿意自己去身体力行参与改善的育人文化。现在我们国内很多企业都在学丰田。成功的固然有之,失败的也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无非是急功近利,很多企业的管理者究竟也都没有问出赵校长的这个问题“推行精益管理,于工人有什么好处?”,最终败在了形似而神不似上,草草收场。
大道至简!——“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
“我们能提供什么?”、“企业想要什么?”、“群众能得到什么?” 是省总干校这几年一直在思考和践行的事情。在省总的大力支持下,干校这几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在“政治办学”、“开门办学”、“一心办学”的教学方针下,走上高质量发展快速路。“花开满园”技能培训走在了全国同行的前列,成为山西工运事业的一张名片 。“工匠大师上讲台”为省内企事业单位无偿提供优质培训累计30期,培训2954人,内容涵盖焊工、钳工等十几个专题内容,助力企业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收获无数好评。工匠大师成为干校的客座教师,有了新的更广阔的平台将自己的绝活、技能和“工匠精神”在三晋大地传承。在纵向教授的同时,也促进了横向的交流学习,干校成为了工匠大师们心之向往的“精神家园”。“常回家看看”也成了大师们和干校教职员工们相互心心念念的口头禅。虽然大家身各一方,也都有自己繁忙的工作,除了培训教学需要,能“回家”看看的日子屈指可数,干校的一举一动,干校前行的每一步,大家都无时不在关注着。这时候省总干校公众号和一年一度的工匠大师和干校老师的迎新春座谈联谊会成了“探亲省亲”的最好方式。《成果汇编》通过了,《心灵呵护》出版了,校企合作签约了,职称评定落地了,教学比武开展了,住房钥匙拿到了,春游了,开运动会了,省外的大工匠也来了……大家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干校工作的进程,参与干校的建设。也为干校日新月异的变化欢欣鼓舞着。
“我们能提供什么?”、“企业想要什么?”、“群众能得到什么?”又回到了这个问题!这次“回家”,和赵校长的畅聊对我启发很大。干校工作之所以蒸蒸日上,老中青三代教职员工和工匠客座教师同频共振,共同发力,上级支持、企业拥护、社会好评,不就是因为想明白了这三个问题,并坚定不移的前行!这也正是精益管理的精髓所在。被称为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他的经营哲学用一句话归纳的话就是“用利他之心做人做事”。就是很好的解决了上面三个问题。其实稻盛和夫的精益哲学也是来源于我们国家几百年前王阳明的心学。而我今天的感悟来源于省总干校。原来精益管理也很简单,要有文化自信,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我们的企业想要什么?能提供什么?我们的职工群众能得到什么?想清楚了,就朝着那个方向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群众一定会拥护,管理一定上台阶,企业一定大发展!
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所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所有的问题都将不是问题!
经纬纺机榆次分公司 李云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