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是山西省总工会干部学校成立70周年。70年来,省总干校在成长、壮大、发展的历程中,曲折与辉煌同行,艰辛与荣光同在,我作为一名老工会干部,每每想起干校都倍感亲切与自豪。
初识干校,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我从大型军工企业调往运城地区工会不久,对工会职能的认识还停留在吹拉弹唱,打球照相,迎来送往,布置会场这些具体事务上。1979年底,经历过文革停学,大病初愈的省总干校举办了第一期工会干部培训班,我有幸成为这期培训班的学员。我是自己扛着行李从太原东站走到干校报到的。记得当时的干校条件非常简陋。由于很多房产在文革中被其他社会单位占用,我们第一批学员只能住在唯一的一栋小木楼上,取暖靠铁炉子,入学的第一课就是自己动手打煤糕。当时连个餐厅也没有,搭了几间临时板房做食堂,学员每天要轮流帮厨。上课就在一座小礼堂里,冰手冰脚,但也得坚持。讨论就在宿舍。虽然条件艰苦,但学员们很少有抱怨。这期学员大多有企业工作的经历,吃苦耐劳是共同特点。当时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上都是干校的老同志,在教材缺乏的情况下,他们千方百计从全总干校和兄弟省市工会干校寻找,加上自己动手编写,终于使第一期培训班圆满结束。记得当时我们学习中央有关改革开放的文件,学习毛主席的有关著作,学习中国工会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历史,深深感到重任在肩,都在为中国工会的职能、作用和未来深深思考。有位企业工会的学员说,我们这期培训班有点像延安的抗大。
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省总干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干校的教学楼、公寓楼、食堂、操场陆续兴建。随着硬件的建设,教学工作也逐步走上正轨。在这十多年中,干校主要领导先后有许振、肖寒、孔庆祥、武宝山、岳纪安、曹庆元、侯炜华、张安顺等等,这些同志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都为干校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80年代中期开始,干校又陆续从大中型企业和大专院校选调了一批教职工,充实了一线教学力量,整个学校生机勃勃,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在这十多年中,我与干校打交道是最多的。这期间我先是担任运城地区工会办公室主任,到1985年初,又担任了地区工会副主席,工会干部教育是我分管的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我除了亲自参加省总举办的一些培训班外,还多次邀请干校老师到运城讲课,如劳动法培训,企业民主管理培训等等。这时期每逢干校在太原举办培训班,我们都按要求组织学员参加,有时甚至请求照顾,多给培训名额。在干校的大力支持下,运城地区工会企业民主管理培训工作被全总评为全国先进单位。80年代中期,干校还创办了工会专业大专班,基层工会干部报名上学的积极性很高。有一年报名时,光是我们地区工会就有四五名青年干部报名,但名额有限,只好分批参加大专班的学习。大专班为我省的工会工作和工运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骨干,这些同志在后来的工作中,为山西工会工作的腾飞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记得在1990年,有一期大专班毕业,想到运城实习考察,我和主席商量后,非常欢迎他们的到来,学员们到运城后,我亲自陪同他们到企业调研,并在生活上尽量给予关照,几天下来,与学员们建立了友谊,至今还与部分同志保持着联系。
1996年10月,我奉调到山西省总工会担任法律工作部部长,后期又担任常委、办公室主任。在省总工作期间,与干校打交道更加便利,更加频繁。我除了亲自参加省总举办的理论培训班外,更多的是利用干校阵地举办工会业务培训班,先后举办过工会法律干部培训班,劳动争议处理培训班等等,干校方面都给予了非常热情的支持,使我十分感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时期,经济关系的变化带来劳动关系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工会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急需从理论上予以廓清。这时期省总干校按照全总和省总的要求和指导,积极探索、热情宣传、直面挑战、大胆创新,在教学培训中,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工会的角色定位和基本职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新路子的理论架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新路子的机制保障、如何把工会建成职工之家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从而把山西的工会工作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党的十八大之后,特别是赵学军同志担任干校党委副书记,第一副校长的新班子组建后,在省总党组和辛旭光副主席(兼干校校长)的亲切关怀指导下,干校工作有了新的飞跃。这一届新班子明确提出,要把干校办成工会干部培训的基地、工运理论研究的基地和工匠精神传播的基地。在这一宏伟目标的指引下,干校坚持政治办学、开门办学、一心办学的方针,开展了“五大课程体系"和“三大师资"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创新工作,努力提高培训水平,不断丰富和拓展培训内容,工匠大师上讲台,“花开满园”送教到基层等活动多次受到上级的肯定与表彰,获得各级工会的广泛赞誉,已成为全总命名的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示范学校之一。
学习不停顿,前进有力量。干校就是这样一个给人知识,催人奋进的充电站和加油站。回顾自己从事工会工作40余年的经历,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省总干校的多次培训学习,在全总干校的深造,他们为我解疑释惑,指点迷津,为我在工作上的不断进步提供强大动力。在运城地区工会担任副主席的10年间,在我分管的工作中,省总、地委先后4次召开现场会,推广经验。在担任省总法律部长8年间,我参与制定了6部涉及工会和职工利益的地方法规、“四五”普法工作省总获全国表彰、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在全总会议发言、依法治理工作省总被省委表彰。2005年,我被全总和国家人事部联合表彰为全国优秀工会干部。这些成绩的取得,全靠党组织的培养、信任和支持,同时与干校的教育和帮助也是密不可分的。我时时怀着感恩的心情,因此在干校70华诞之际,写下上述文字,表示祝贺!
衷心祝愿干校明天更美好。
张德合
(作者系省总退休干部、省总原办公室主任)